資源簡介
帶中文注釋可成功編譯運行的Linux0.11+Bochs2.62實驗環境說明
此注釋以網上獲得的“linux帶中文注釋的0.11版本”為基礎,對照趙炯博士《Linux內核完全注釋(0.11) 》V3.0版(http://oldlinux.org/download/clk011c-3.0.pdf)編輯而成。作為對趙博士感謝,以及對Linux初學者的回饋,特發布在CSDN上。
此注釋可以在http://oldlinux.org/Linux.old/bochs/提供的Linux-0.11-devel-XXXXXX實驗環境下正確編譯成功,使用:"make disk"命令重啟Bochs虛擬機后,新編譯源碼直接生效,便于學習者直接閱讀源碼,直接進行實驗。
注意事項:
1、為了使注釋版與實驗環境上的Linux0.11內核保持一致,達到對應文件可以互換的目的,與Linux0.11原始版本相比,加入了15個系統調用函數(參見include/Linux/sys.h第78-92行。趙博士原書沒有這部分注釋,我不敢班門弄斧),其它相關的文件加入了相應的定義。新加入的代碼只有函數體定義,沒有具體實現,對其它原始代碼沒有改變、沒有影響。
2、鍵盤定義改成了美式鍵盤(原始代碼中是芬蘭鍵盤,會導致個別鍵出問題,調試的時候我曾被迷糊了好久,以為自己把程序搞亂了)。
3、把網上VC版的注釋統一改成了 “/* */” 格式的注釋。經測試,在Linux0.11實驗環境中(gcc1.40),只有標準C注釋語法可以正常編譯。
4、由于《Linux內核完全注釋(0.11) 》原書版本更新的原因,注釋中提到的圖、表可能與V3.0版書中不一致。
5、由于代碼中加入注釋,代碼行號發生變化,注釋中提到的代碼行號會出現不一致,建議對照3.0版查詢對應內容。
6、實驗方法:請先安裝附帶的Bochs2.62版安裝包,雙擊Test.bxrc即可啟動實驗系統,執行命令:sh t,即可完成對linuxcn的編譯。
7、linux目錄中是此實驗系統中/usr/src/linux提取出來的不含中文注釋的linux0.11源碼(此版本比原始的0.11版多15個系統調用函數),linuxcn是加入了中文注釋的源碼。
8、diskb.img是實驗系統與Windows環境下進行文件交換的1.44M軟盤映像,執行腳本命令"sh t"時會自動從此映像中讀取linux.tar、linuxcn.tar包,解包并編譯,編譯結果在:/usr/root/zw/linuxcn目錄下。為了方便文件交換,建議使用7zip為壓縮/解壓縮工具(7zip可以直接生成tar包),用WinImage實現Windows環境與軟件映像交換文件。
9、實驗系統下 .profile中加入了幾個命令,請讀者注意。
10、若實驗環境的啟動盤被破壞,請用壓縮包中的bootimage-0.11-hd覆蓋對應文件即可。
11、若實驗環境的要命文件系統被破壞,請用壓縮包中的hdc-0.11-new.img覆蓋對應文件即可。
2014-5-4 cyfx2288

代碼片段和文件信息
?屬性????????????大小?????日期????時間???名稱
-----------?---------??----------?-----??----
?????文件????10784365??2018-09-17?09:11??Linux0.11+Bochs2.62實驗環境.rar
-----------?---------??----------?-----??----
?????文件????10784365??2018-09-17?09:11??Linux0.11+Bochs2.62實驗環境.rar
- 上一篇:集成固體微波電路-射頻設計基礎
- 下一篇:Maven+SSM+Bootstrap項目
評論
共有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