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大小: 1.22MB文件類型: .docx金幣: 1下載: 0 次發布日期: 2023-10-12
- 語言: 其他
- 標簽:
資源簡介
傾情奉獻,完全可以照抄。實驗一 運算器實驗實驗二 移位運算實驗實驗三 存儲器讀寫和總線控制實驗附加實驗 總線控制實驗實驗五 微程序設計實驗
一、實驗目的:
1. 掌握運算器的組成及工作原理;
2. 了解4位函數發生器74LS181的組合功能,熟悉運算器執行算術操作和邏輯操作的具體實現過程;
3. 驗證帶進位控制的74LS181的功能。
二、預習要求:
1. 復習本次實驗所用的各種數字集成電路的性能及工作原理;
2. 預習實驗步驟,了解實驗中要求的注意之處。
三、實驗設備:
EL-JY-II型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系統一套,排線若干。
...
...
...
八、行為結果及分析:
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:
DR1 DR2 S3S2S1S0 M=0(算術運算) M=1
Cn=1無進位 Cn=0有進位 (邏輯運算)
理論值 實驗值 理論值 實驗值 理論值 實驗值
04H 06H 0 0 0 0 F=(04) F=(04) F=(05) F=(05) F=(05) F=(05)
04H 06H 0 0 0 1 F=(0A) F=(0A) F=(0B) F=(0B) F=(FC) F=(FC)
04H 06H 0 0 1 0 F=(FD) F=(FD) F=(FE) F=(FE) F=(00) F=(00)
04H 06H 0 0 1 1 F=(FF) F=(FF) F=(00) F=(00) F=(FD) F=(FD)
04H 06H 0 1 0 0 F=(04) F=(04) F=(05) F=(05) F=(F9) F=(F9)
04H 06H 0 1 0 1 F=(0A) F=(0A) F=(0B) F=(0B) F=(F9) F=(F9)
04H 06H 0 1 1 0 F=(FD) F=(FD) F=(FE) F=(FE) F=(FD) F=(FD)
04H 06H 0 1 1 1 F=(FF) F=(FF) F=(00) F=(00) F=(00) F=(00)
經過比較可知實驗值與理論值完全一致。
此次實驗的線路圖的連接不是很難,關鍵是要搞清楚運算器的原理,不能只是盲目的去連線。在線路連接完成后,就按照要求置數,然后查看結果,與理論值比較。如果沒有錯誤就說明前面的實驗中沒有出現問題;否則,就要重新對照原理圖檢查實驗,找出錯誤,重新驗證讀數。
九、設計心得、體會:
這次課程設計我獲益良多,平時我們能見到的都是計算機的外部結構,在計算機組成原理的學習中,逐步對計算機的內部結構有了一些了解,但始終都停留在理論階段。而在本次實驗,讓我們自己設計8位運算器并驗證驗證運算器功能發生器(74LS181)的組合功能,讓我對運算器的內部結構有了更深的了解,并且對計算機組成原理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,同時這次課程設計還鍛煉了我的實驗動手能力,也培養了我的認真負責的科學態度。
這次課程設計要求連線仔細認真,不能有半點錯誤,在剛做這個實驗的時候,我就由于粗心沒有正確的設置手動開關SW-B和ALU-B,導致存入的數據不正確。 我在連線過程中也自己總結出了避免出錯的方法,就是在接線圖上將已經連接好的部分作上記號,連接完后再檢查一遍各個分區的條數是否和實驗接線圖上的一樣,如果一樣就可以進行下面的實驗步驟,就算出錯了,改起來也容易多了。
代碼片段和文件信息
評論
共有 條評論